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笔下文学 >> 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五百六十四章 万国来朝

第五百六十四章 万国来朝 2/2

官场上。

在同僚中名声越好的官员,才能方面不提,但是性格上,必定是老好人的性格。

像海瑞这种不同流合污,只以规矩为重的官员,哪里会有好名声。

别说海刚峰。

哪怕只恪守法度的官员,在同僚中也不会有好名声。

「我就只有这两条要求,剩下的你们推选两位出来。」

冯和暗自点头。鯌

卫王的两条要求都是稳妥之言。

能把金江镇治理到如今的样子,卫王还是很有才华的,不是只靠武力的武夫。

如果真是这种人,国家又哪里能这么轻易的恢复太平呢。

内政上以杀止杀。

必定导致血流成河,遗祸无穷。

见众人都明白了自己的想法,唐清安这才把自己真正的想法说了出来。

「我准备在内阁中,提拔内阁总理。」鯌

「总理?」

众人大惊。

冯和也惊讶的合不拢嘴。

内阁总理。

听起来就知道有多重要,权利有多大。

这就是宰相啊。

冯和忍不住仔细观察卫王的神色,他到底是何居心?鯌

如此让权,卫王真的不担心自己的权利受损吗?

唐清安笑着指了指案几。

案几上堆不下的公文,旁边还有两个小方桌。

「八日之间,内外诸司奏札凡一千六百六十,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事。」

唐清安清楚的算了最近来的奏疏有多少封。

如果平均计算,八天之中,自己每天要阅读的奏章达到两百份,需要处理的政事高达四百余庄桩。

当然。鯌

这也是前明的规矩。

如此多的公务,是单个的人不可能完成的人物。

所以前明虽然取消了宰相,但很快有了内阁这个取代宰相的功能衙门。

皇权想要独揽一切。

但现实中是达不到的。

他一定要分权,把政务交给官员们去处理。

全国太大。鯌

又不是过家家。

「前朝今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但是我认为是不稳当的,名不正言不顺,做起事情更没有效率,理应淘汰。」

唐清安认真说道。

丞相的制度或官职虽然不复存在,但是,为了弥补相权的缺失,内阁大学士的地位开始提高,太监的作用也重新活跃。

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在一个懦弱的君主的治下,没有丞相不但使政治运作效率大大降低。

而一个女干佞的大学士或专擅的宦官,其危害似乎也不亚于一位权相的危害。鯌

大周就是皇帝怯弱,却又没有丞相出来担责。

内阁虽然有类似丞相的功能,但毕竟不是丞相。

眼前的冯和就是很好的例子。

人人推诿。

又没有明确的分责,谁都可以指责谁,也无人能力排众议定下事物的决定。

最后变成了内耗。

你反对我的,我反对你的。鯌

犹如当初的刘一儒与璠皓两人,互相不对付,各自反对对方的建议,导致效率低下。

取消丞相之位,取而代之部分功能的是内阁,看起来解决了弊端,其实弊大于利。

丞相这种位置,无论古今都不应该取消。

毕竟是从官员中竞争出来的国家舵手。

比起养在皇宫中的皇帝,两者治理政务的手段,必定是天壤之别,不能相比。

至于认为取消了丞相的职位,就能避免权臣的出现,才是天方夜谭,把事务搞颠倒了。

「关于内阁总理一职,我提议由林公担任,诸位可有反对?」鯌

众人都没有反对。

又得罪卫王,还得罪林如海,自己也得不到,岂不是吃力不太好的事情。

林如海即感到兴奋,又感到畏惧。

卫王现在支持自己,但是人心善变,日后要是反感自己起来,自己还能有好下场?

林如海刹那之间,还是觉得不妥,不敢接受此职位,于是主动开口,「此事需要从长计议。」

「事关国家政务,林公应当扛起责任,不要学那些酸儒。」

唐清安不轻不重的说了两句。鯌

他知道林如海顾忌什么。

「如果诸位没有了意见,那从今日起,林公为内阁总理,以后内阁事物上下皆经过林公。」

「遵卫王王旨。」

成贤带头说道,冯和只能混在几人中,无奈的跟着附和。

虽然林如海成为了内阁总理,不代表奏疏就不送来唐清安处。

不过和前番不同。

送到唐清安处的奏章,除非涉及官员的品级高,事情特别重要,才会由唐清安定夺。鯌

否则普通的奏疏,林如海会自行处理,然后交给唐清安检阅。

国家没有小事。

小事也是大事。

但全国方方面面的奏疏,多是常例惯例,有前迹可寻,只需要按章办事即可。

这种就不用交给唐清安看,只需要抽查翻看。

而且,随着内阁总理之职的问世,唐清安也做了明确的规定。

担任内阁总理的人选,必须具备主政过一方的经验,而且大考之中为优的官员。鯌

当消息传开后,令很多人动容。

别看只是恢复一个职位,但其中的魄力可不是普通人具备的。

……

「卫王是亲手打造出金江镇的人物,能有此种胸襟倒也不足为奇,国主幼小,有卫王当国,国家之幸也。」

兵部尚书贾雨村言。

「国家难,百姓难,而治国安民者,令天降粮种者,卫王也,顺应天命,当国富民强。」

户部尚书张琪言。鯌

「唐贼欺君,先皇之宾疑点重重,而先太子落水更是阴谋笼罩,唐贼实乃窃国之大盗,必将引来国家灾难。」

致仕前阁老刘一儒言。

……

而唐清安顾不上刘一儒,也懒得理会他。

杀了他容易,反而是成全了他。

越是这种言论,当国家兴盛的时候,才是最好的明证。

活着的刘一儒就会成为笑话,能越发向世人证明唐清安的正确,与唐清安的胸襟之宽广。鯌

前明朱棣杀了方孝孺,并没有多大的好处,也不影响永乐盛世。

刘一儒行将就木。

身边无权无人,掀不起什么风浪。

只要他敢违法犯忌,以法度杀他,比以私恨杀他才是正道。

所以有人盯着他。

刘一儒也很聪明,说归说,却也不敢乱来。

每日守着薄舍,来看望他的门生也越来越少,已经到了人人嫌弃的地步。鯌

此人。

倒像是一面镜子。

看望他的人越少,说明自己做的越好。

而看望他的人越多,说明自己有了差错。

大周五十万精兵在手。

拔剑四顾心茫然。

敌在何处呢。鯌

不日。

唐清安成立三大海军。

在成军的当天,请了海外的贤者一起参观海军。

朝鲜使者,日本使者,安南使者,暹罗使者,英吉利使者,法国使者......

真正的万国来朝。

喜欢红楼从辽东开始请大家收藏:(www.bxwx.co)红楼从辽东开始笔下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红楼从辽东开始最新章节 - 红楼从辽东开始全文阅读 - 红楼从辽东开始txt下载 - 键盘战斗家的全部小说 - 红楼从辽东开始 笔下文学

猜你喜欢: 韩三千苏迎夏全部目录赘婿岳风柳萱全部章节叶辰萧初然全部目录洪荒之功德99999999万古神帝网游之仙朝霸业我可以插嘴吗铁血战士之最强兵神都市修真医圣在第四天灾中幸存